父母心态对孩子成长相当重要
的孩子,在这种心理暗示作用下,宝宝会认同父母的这些看法,并且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父母给他贴上的标签。因此,贴标签只会让宝宝朝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4。将自身情绪与感受投射到宝宝身上
一个人的心态跟他小时候的经历密切相关,也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小时候经历的一切会存留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带给他无形的影响,当他在未来的生活中遭遇类似的事件的时候,他小时候的那些记忆就会复苏,不过这种复苏可能会以一种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现出来。于是这个人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情绪与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一个小时候常常被父母斥责甚至体罚的人,他的心态跟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充满温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样,即便他在准备当父母的时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绝不让宝宝经受他曾经受过的那些伤害,他也会在某些场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宝宝。实际上,他试图发泄的是他曾经压抑在内心的愤怒,而不是真的要那么“狠心”地对待自己的宝宝,所以发泄过后,他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宝宝带来伤害而后悔不已。
5。让宝宝承继自己儿时未了的心愿
不管是谁,在他一生中总会有某些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当有了宝宝之后,这些憾事就会尤其鲜明地重新浮现在脑海,于是,不少父母就会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这样的遗憾,就会很急切地想要通过宝宝来弥补自己曾经的缺憾。比如,有的父母小时候特别喜欢乐器,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接触,他们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宝宝爱上某个乐器,父母这种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会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如何避免宝宝误中父母心态的毒?
父母的心态是个无形的东西,很少有人去关注它们可能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影响。实际上,父母的心态对宝宝产生的影响有时候可能会比别的事情对他产生的影响要严重得多。要避免宝宝中父母那些不良心态的毒,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努力:
1。学会等待宝宝自我成长
宝宝的自我成长有他自己的进程表,即便年龄差不多的宝宝,他们之间各种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快慢之分的。如果总是拿自家宝宝的短处去跟别家宝宝的长处攀比,父母的心态就永远无法平衡。因此,多看到自家宝宝的长处,学会等待他自我成长,相信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会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周围的小伙伴,甚至超过周围的小伙伴,相信他的某些问题只是阶段性的,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都会消失,或者如果我们平和地看待这些问题,给他一些必要的引导,他的这些问题也会慢慢地淡化,我们的内心就轻松多了。而且,事实上,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曾经令我们烦恼的那些问题也确实会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逐渐消亡。
2。学会站在宝宝的角度来思考
宝宝的感受不是我们的感受,他们的感受有时候与我们自身的感受甚至可能大相径庭。举个常见的事例——很多父母一看到宝宝跟人打架,心里头就七上八下没法平静了。如果宝宝是主动攻击并且常常占上风的那一方,父母一方面可能因为宝宝不会吃亏窃喜,另一方面就会因为宝宝富于攻击性而担忧。如果宝宝总是被欺负的一方,父母一样犯愁,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慨叹:哎呀,宝宝这么窝囊,长大了不就没法立足社会了吗?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呢?当宝宝长到足够大,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两个宝宝刚刚还在因为打架涕泪横飞呢,要不了两分钟,两小家伙就已经挂着泪花亲密无间玩到一起去了。打架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学会社会交往,甚至是游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欺负”、“受欺负”、“窝囊”,那更多的只是父母本身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一个经常欺负人的宝宝,也许某一天会被别的宝宝欺负,同样的,一个总是受人欺负的宝宝,也许某